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管理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改善趋势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改善趋势

发布时间:2018-09-19 00:00:00 浏览次数:1358次

      企业快速成长后会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产品线泛滥、全面扩张,组织臃肿,流程缓慢,复杂度大增,大规模库存积压,导致企业规模越大,运营水平越低,成本增加、响应速度慢、响应成本高等问题。市场需要的公司没有,是短缺;公司有的市场不需要,是积压。片面追求增长,企业普遍陷入“响应陷阱”,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批量越小,响应速度越慢、响应成本越高,企业盈利水平下降。成本高企,企业容易陷入“增长陷阱”,表面上是营收增长问题,实质上是成本控制问题。
       跨越供应链降低成本有三个台阶,把成本降下来,一是通过谈判来降低价格来整合需求/整合供应,只能影响成本的10%,二是通过精益和电子商务来降低生产及交易成本,只能影响成本的20%,三是通过价值工程/价值分析,来降低设计决定的成本,可以影响成本的70%。谈判降价潜力有限。要推动跨职能协作,向更高层次的降本方式过渡。因此,必须聚焦产品管理、需求管理和供应管理,三管齐下提高供应链效益,从而降低成本。一要用标准化来控制产品的复杂度,二要设计优化,推进产品与工艺交互优化,三要销售与运营协调,平衡需求与供应,递交完美订单。
      同样的客户群,同样的多样化需求,为什么有些公司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标准化程度高?记住,客户想要的并不一定是真正需要的,做懂技术的销售,要引导客户需求,复杂度有好坏之分,客户愿意付钱的是好的复杂度,要保留,高复杂度是竞争优势,也提高了进入门槛,客户不愿意付钱的是坏的复杂度,要消除,高复杂度是竞争劣势,也提高了成本结构。复杂度是有成本的,传统的会计系统反映不出复杂度的成本来,但直觉没有错:复杂度不是免费的。高复杂度意味着高成本,批量翻倍,单位成本下降15%到25%,品种翻倍,单位成本上升20%到35%。
      化繁为简,降低复杂度,精简产品线,流程再造,组织再造,整合供应商,采用信息技术,将复杂的终极表现为简单。
       降低成本必须从控制产品的复杂度开始,产品的复杂度带来流程、组织结构的复杂度,从降低产品、流程和组织的复杂度来降本。复杂度控制与创新并不矛盾,任何工作都得面临两难选择,销售的销售额与利润率,采购的价格与质量,库存计划的有货率与资产周转率,人事制度的照章办事与灵活性,设计也一样,功能的创新一定得与复杂度带来的成本权衡,客户愿意付钱的复杂度是好的,客户不愿意付钱的复杂度是坏的,缺乏约束的创新不能持久,复杂度不能光怪客户,管理和引导客户需求是根本解决方案,复杂度控制从产品开始,但要求在产品、组织和流程上三管齐下,控制复杂度,决心大于技巧,复杂度控制与创新并不矛盾。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在戴着某种镣铐跳舞,没有约束的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不能持久。针对以上问题的四个解决措施。
      一、转变采购思维方式
      实现“小采购”到“大采购”的转变,“小采购”没法满足业务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深陷订单层面的琐事,习惯性处于救火状态,没资源管理供应商和供应链,二是分散、被动、内部导向,没有能力做内部客户的平等业务伙伴,三是供应导向,不能有效管理需求,需求理不顺,供应跟不上,影响供应链绩效。
      采购必须转型做“大采购”,从管理订单转向管理供应商、管理供应链,从行政杂务转向管理战略资源,从影响采购价格转向影响更多的总成本,从供应导向转为需求导向,通过理顺需求来理顺供应,从而理顺供应链。
      同时,从需求管理着手,在战略寻源阶段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在量产阶段管好供应商总体绩效;突破谈判降价的局限,推动更高层次的供应链降本;从管理订单转向管理供应商,进而管理供应链。这也是采购给公司增加更多的价值。在供应链上,有50%到70%的增值活动发生在供应商处,供应商是公司的延伸、公司的战略资源。“大采购”是这一战略资源的管理者。
      二、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
      供应商绩效欠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产品生命周期变短,供应商寻源、启动、量产时间太紧,形成习惯性救火模式;二是供应商选择不到位,造成采购方与供应商旷日持久的挣扎;三是供应商绩效管理不到位,成本高、交期长,成为供应链的短板。供应商管理要有章可循,采取健全战略寻源流程,确保一开始就选择到最合适的供应商,建立分级分类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实行区别对待和系统管理,完善供应商绩效管理体系,维持和持续提高供应商绩效,供应商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一是分类供应商,按照既定准则,对供应商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整合;规范导入五阶段供应商管理流程,供应商分类的意义,摸家底:系统了解、掌握供应商群,差异化:区别对待,好钢用在刀刃上,合理化:太多则整合,太少则开发新的。基本要素,客观的分类标准,统一的分类工具,简单易懂的类别名称,要跨职能并部门认可。决定公司生死存亡和关键技术。替代困难是的战略供应商,绩效表现好,有替代,但公司决定优先合作是优选供应商,
      二是评估供应商,对供应商的质量、生产、物料和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以判断供应商的潜力,供应商评估是跨部门行为,采购,质量、设计/技术职能部门采取统一的评估方法、标准。
      三是选择供应商,基于供应商的历史绩效(定性、定量)以及评估的潜力,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达成合格协议。
      四是管理供应商,统计和管理供应商的各项绩效指标,督促和协助供应商的持续改进。
      五是集成供应商,把优选供应商集成到研发、生产和日常运营中,以进一步降低产品和供应链成本。确保在战略寻源阶段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在量产阶段维持高水平绩效,建立轻资产、高灵活度的供应链,并有效管控供应链风险。导入结构严谨、综合平衡、闭环系统的供应商寻源与管理流程,系统改善供应商绩效,增加供应商绩效的可靠度和可预见性。
      三、整合和有效管理供应商
      供应商数量泛滥,绩效不能保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供应商数量太多,绩效参差不齐,顾此失彼;二是战略供应商配合意愿度低,存在价格高、交期长、交期不稳定的现象;三是缺乏供应商管理,失去对供应链的控制,增加供应链风险。
      既要整合供应商,又要管理供应商,提高供应商绩效,一是整合供应商,集中采购额,获取规模效益的同时改善供应绩效,二是制定战略,形成跨职能合力,有效地管理战略与独家供应商;三是推动系统的供应商管理,保证供应商绩效以维持供应商整合的成果
      关键/战略供应商管理不到位,主要有两个原因(1)战略层面缺乏战略,没有形成公司层面的合力;(2)执行层面缺乏管理,没有全面、有效的管控措施。供应商数量泛滥导致管理资源太分散,让这两个问题更加恶化,导致关键/战略供应商的绩效欠佳,成为供应链的短板。整合供应商、有效管理关键/战略供应商,是系统保证供应链绩效、降低供应链风险的关键。
       四、管理关键的供应商
       关键的供应商管理不完善,企业失去对供应链的有效管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关键的供应商缺乏管控,无法保证供应商绩效;二是关键供应商选择不合理,无法承担管理供应商的作用;三是关键供应商没能力管理下级供应商。
       管理供应商必须分层分类,有所侧重,实施供应商绩效KPI管理,要求简单可行、尽可能客观,指标定义清晰、尽可能量化,建立有效、一致和透明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促使供应商绩效持续提高和改进。
       积极主动地管理关键供应商,有选择地管理关键下级供应商、管理客户指定的供应商,这些对有效管控供应链风险和确保供应链绩效至关重要,管理关键供应商必须抓住三大主要指标,一是价格经济指标,二是质量、交期和服务的运营指标,三是技术、资产、员工和流程等基础指标。
       供应商集成是供应商管理的最高层次,把优选供应商集成到研发、生产和日常运营中,以进一步降低产品和供应链成本。
       一是设计阶段,关键供应商早期介入。产品成本的70%左右是设计阶段决定的,在设计阶段引入战略供应商,把供应商的好点子设计进去,以降低项目总成本,为生产而设计(DFM),为服务而设计(DFS) ,供应商早期介入得有制衡,目标成本:需双方的共同目标 –信息透明:供应商的生产流程、 成本结构也要透明。
      二是生产阶段,准时交货(JIT) 、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MI)、准时交货(JIT)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简化了三条流 、信息更准确、及时(信息流)、库存点减少(产品流)财务所要的文件更少(资金流)。
      三是电子商务无缝连接(Web/EDI等),如预测与生产计划 、材料清单(BOM)、图纸规范、设计变更、电子RFQ、订**理、交付、付款等
      供应链管理是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集成,供应链要求全局观。如何提高产品流:推拉结合决定供应链的成本与速度,供应链没有100%的推,也没有100%的拉,合理的供应链配置是推拉结合,在推上获取规模效益,缩短响应时间,由拉来驱动客户定制,控制库存积压推拉结合点是预测准确度最高、最靠近客户的那一点服务水平越高,推拉结合点越靠近客户(比如备件)如何提升信息流.信息流支配、驱动产品流,很多供应链问题源自信息不畅,供应链关系有时是人为壁垒,信息流程:技术因素,走流程其实是走信息流,占用了订单周期的大部分时间,业界误解供应链的响应度取决于生产系统,其实决定因素是信息流,多重预测增加了供应链系统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的自然反应就是增加库存或额外产能,信息不对称是“牛鞭效应”的一大起因,供应链伙伴间间隙,要么由库存填补,要么由信息填补。
      如何从供应链角度来改善资金流,降低采购成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提高计划力,提高执行能力,提高质量,应收账款。从表面上看,绩效是执行的结果;深层次上,绩效是计划出来的,产品、需求和供应的有机结合,有效的销售与运营协调能最大化产品的有货率,并最小化浪费,推动跨职能协作,提高供应链绩效。


最新文章

分销渠道课程心得

渠道最初进入本人的印象时来源于上海交大的实战营销管理课程中关于渠道的解构,但是限于对渠道的比较简略的解读,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交大的这门课程通过详尽的解读与上海交大老师对我们启蒙性的教导,让我深深感到渠道这方面蕴含的战略层面的意义。&nbs…

浅谈企业分销渠道的管理

一、分销渠道的概念      分销渠道的定义:目前对分销渠道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如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一条分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其…

分销渠道设计

(一)顾客特性      渠道设计深受顾客人数、地理分布、购买频率、平均购买数量以及对不同促销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当顾客人数多时,生产者倾向于利用每一层次都有许多中间商的长渠道。但购买者人数的重要性又受到…

分销渠道策略 案例分析

1、分销渠道案例分析:宝洁和沃尔玛是怎样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敌对关系转化为双赢的合作关系的?此案例对中国的企业有何借鉴意义? (从当时的背景环境、时间和过程开始,到怎样开始的合作,合作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你自己的观点。)   …

分销渠道有哪些

1.分销渠道的概念和职能       所谓分销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有取得商品所有权或协助商品所有权转移的组织和个人。分销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和用户。    …

团队管理的重要性

    行之有效的管理对于企业的业绩、发展十分重要,而一个企业是由许多负责不同职能的团队组成的,那么团队管理对企业又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价值观的指向  …

推荐内容

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