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上海交大举办第三届“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

上海交大举办第三届“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

发布时间:2024-07-23 浏览次数:1486次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发掘上海交通大学校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7月17日—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档案文博管理中心、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共同承办的第三届“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在文博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就科学家精神与校史研究的结合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各兄弟高校的科技史、大学史、教育史研究专家,以及学校图书馆、钱学森图书馆、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等单位60余人参会讨论,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上海交大科学家精神挖掘与弘扬展开深入交流。开幕式由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主持。

14.JPG

14.JPG

20240719_215809_754.JPG

20240719_215809_754.JPG

20240719_215809_564.JPG

20240719_215809_564.JPG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主持开幕式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致欢迎词,并感谢专家学者们对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的支持和帮助。张安胜强调,作为一所百年学府,上海交通大学秉承“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的校训,培养走出了钱学森、吴文俊、杨嘉墀、王希季、黄旭华、顾诵芬等优秀科学家和杰出人才,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科学家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应当通过校史研究,将这些精神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以及学校文化建设中,引导广大师生在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道路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贡献交大应有的力量。

3.JPG

3.JP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指出,科学家精神的提出,拓展了校史研究的新空间。大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三位一体,科学家精神的底层逻辑是科学精神。作为校史研究者,应将我们的研究由科学家精神扩大到科学精神的研究,由自然学科科学家精神,延伸到社会学科科学家精神的研究。并要积极利用研究成果,面向科学家、师生校友和社会,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世界和未来,传播与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40719_215914_160.JPG

20240719_215914_160.JPG

20240719_215914_734.JPG

20240719_215914_734.JPG

20240719_215914_971.JPG

20240719_215914_971.JPG

20240719_215914_864.JPG

20240719_215914_864.JPG

在大会报告环节,参会的6位专家分别探讨了科学家精神和校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并分享了研究经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扬宗的报告《略谈20世纪末我国高校的科技人才断层问题》,以北京大学理科博导为例,探讨了20世纪末高级科技人才的断层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剑的报告《校史科学家研究的几点浅见——以谷超豪、于同隐为中心的讨论》探讨了谷超豪、于同隐学术成长中的“同”与“异”,以及他们为融入世界学术潮流、为人类知识视野扩展所做出的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丁兆君的报告《中国科大的四代科学家》,分享了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代科学家的成长成才路径。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以《科学家精神内涵认识与大学校史工作》为题,总结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多样化表现以及与校史研究的互通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党史研究室、校史研究室)副馆长兼副主任魏书亮以《教育家陈垣的励耘精神》为题,总结了陈垣在执教风格、治学指导、励耘育人等方面的教育家精神。南京大学档案馆副馆长牛力以《不同寻常:胡先骕第二次赴美留学的几个问题》为题,展示了胡先骕在南高、东大的境遇与二次留美经过,以及他作为植物学家的成长经历。

20240719_215951_176.JPG

20240719_215951_176.JPG

下午,与会专家先参观校史博物馆、“两弹一星”王希季院士专题展览,观看上海交大原校长张杰院士采访视频《未来说 执牛耳者》。随后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家精神挖掘与弘扬专题汇报,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吕成冬,图书馆馆长程金华,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欧七斤、曹灵钰,分别针对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以及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有关科学家档案的征集挖掘、科学家精神的研究、弘扬等方面工作进行专题汇报,并提出对未来的工作框架和研究思路的思考和设想。

在听取学校三家单位的报告后,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在科学家档案挖掘、科学家精神的研究与弘扬,以及在校史展览、杰出科学家展教等方面所做出的优异工作,并提出科学家精神研究应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尊重历史事实,同时与学术代际、学科建设、地方社会等紧密结合,能够经受时代检验;科学家精神的研究是中国大学的共同使命,部分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路径与多所大学息息相关,应建立相关的学术联合体,通力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最后,张凯对参会领导、专家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张凯表示,通过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科学家精神与校史的结合与深入研究,交大将认真学习、吸收与总结各位专家的宝贵意义与建议,有力推动校史研究走向新高地。

19日,与会专家参观考察了杨嘉墀故居。杨嘉墀院士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交通大学1941届电机工程系校友,也是从苏州吴江走出去的科学巨匠。杨嘉墀故居是交大与江苏吴江校地合作的典型代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科学家精神。


作者:叶璐
供稿单位: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华子怡
主编:孙佳
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