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力 > 第二节 中国品牌为何如此脆弱 4

第二节 中国品牌为何如此脆弱 4

发布时间:2015-04-13 浏览次数:2194次
小贴士:

房地产销售技巧和话术

      房产销售有其自身的特点,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因此对于销售人员的要求就比较多,为了能在目前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有所发展,房产的销售技巧的学习就成了销售人员日常的功课。

      差距四:品牌缺乏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品牌摆脱时间侵蚀,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1997年之前,三星公司一直是日本三洋的代工者,但从1998年以后,三星公司开始实现从制造模仿者向自主创新者的转变,他们的产品设计屡获国际大奖,专利数量名列全球第五,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一流品牌.

      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的创新精神不容乐观.世界500强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5%~10%,而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过低,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据统计,目前中国企业中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有万分之三,很多企业仍简单地把品牌等同于名牌,只愿花大钱做广告,不愿花大力气搞研发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还有的企业"一招鲜,吃遍天",产品包装、形象设计、广告创意等多年不变,难以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

      "中华老字号"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昔日的老字号今天却风光不再.据统计,最具传统文化影响力的1600个"中华老字号",70%已经销声匿迹,20%还在惨淡经营.正是因为品牌缺乏创新精神,不能超越过去,导致品牌暮气沉沉,让"中华老字号"随着时间的流失,几乎所剩无几.

再以手机为例,国际品牌对产品研发投入巨大.苹果iPhone手机凭借其产品研发创新,重新定义了手机,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钡导者".苹果一部iPhone手机的利润远大于诺基亚13部手机的利润.而国产手机企业更关注短期利益,喜欢模仿跟风"拿来主义".虽然电视上长虹、金立、CECT等国产手机广告轮番上阵,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但专注杀毒的360公司也开始做手机业务,试与小米手机一争高下,纷争不断的时候,国产手机缺乏实质性的研发和创新的问题却依旧凸显,很难在和国际品牌的博弈中最终取胜.

      差距五:品牌缺乏文化内涵

      征或者形成某种生活习惯的时候,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惊人的,这个品牌将占据人们的心智,与它所蕴涵的文化网浮沉,共生息.国际品牌都非常注重品牌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培养,可口可乐之所以能渗透全球,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把美国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融入了品牌文化中,把品牌文化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再如美国知名化妆品品牌Revlon进入中国市场时,将品牌名译成"露华浓",这三个字源自李白的著名诗篇《清平调》

      "露坐浓"=小卓文林供田诗中杨帚桥的形象,律动地诠释了雍容华贵的女性美.

      中国许多品牌虽然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品牌文化内涵匮乏,更谈不上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以国内最知名的品牌联想为例,你能清晰地说出联想的品牌文化内涵是什么?当联想收购IBM的PC后,试图改变IBM笔记本电脑的黑色设计,结果惨遭失败,原因很简单,IBM笔记本电脑是供商务型人士使用的产品,"庄重、严肃和科技"正是它的品牌文化内涵,而且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一旦联想试图去改变它,其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再以服装品牌为例,中国品牌为什么不能像法国、意大利等国品牌那样领导服装潮流?就是因为品牌缺乏文化内涵.阿玛尼代表一种前卫、年轻的时尚; BOSS是年轻而保守的职业人的最爱;范思哲代表一种性感、反叛的精神;韩国诗美惠则张扬高贵、时尚、浪漫.而中国服装品牌要么文化内涵匮乏,要么一味地模仿洋化,缺少独特又富有感染力的文化内涵,自然难以产生高附加值.

      差距六:品牌保护意识淡薄

      2012年2月,飞入迈克尔.乔丹起诉乔丹体育,终于引爆"傍名人商标"炸弹.其实,乔丹不是唯一的烦恼者,中国15%企业商标在境外都曾被抢注过.

      品牌保护意识淡薄,是我国缺乏国际知名品牌的又一重要原因.有关资料显示,在调查的五个国家(地区)中,我国50个最著名的品牌商标未注册的比率高达53.2%.我国企业在海外申请注册商标时,有近15%遇到了被抢注的尴尬局面,"明明是自己养大的孩子,却要跟着别人姓".例如,"红星"二锅头在欧盟被抢注,"飞鸽"自行车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英雄"钢笔在日本被抢注,"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被抢注,"同仁堂"、"红塔山"、"康佳"在日本、菲律宾、新加坡被抢注,"海信"在德国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

      品牌往往凝聚着企业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中国企业要迈出国际化步伐,首先要考虑在国际市场注册自己的商标,如果自己的商标被他人恶意抢注,再好的品牌也只能留在国内孤芳自赏了.

      中国品牌的差距还表现在许多方面,诸如缺乏品牌危机管理经验;忽视市场调研,直接拿市场做实验;品牌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品牌管理人才匮乏等.种种差距导致中国品牌竞争力较弱,许多企业只能把竞争局限在家门口,依靠"价格战"搏得生存空间,更无缘在国际市场同国际品牌一争高低.

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